#假日媽媽練習之四
#關於分離焦慮與適應

上禮拜五傍晚,均均跟著爸爸開車到車站接我,我上車時他正在睡,但醒來後便吵著希望我能坐到他旁邊,也希望我能一直牽著他的手、陪他看看窗外的事物。

週末回爺爺奶奶家的均均,玩得很開心,也不會一直黏著我,但在週日下午我又再次預告,媽媽晚一點要去搭車上班時,原本開心的臉又垮了下來,並說著「不要」,一邊大力的搖頭,後來又默默的說了「打媽媽」⋯

我問均均「是不是因為想要媽媽一直陪你、不想要媽媽上班呢?」,均均點點頭「嗯嗯」

當下覺得好心疼均均,知道他也很努力的適應著沒有媽媽的生活,但多少還是對我的離開帶有些情緒,不知道怎麼完整表達,只好說出了「打媽媽」來表達自己對於媽媽必須離家上班的生氣與無奈。

但也謝謝均均在社會與口語發展上相對同年紀的孩子而言,相對較成熟一些,所以還能用他目前所擁有的詞彙去表達自己的情緒,也讓我們更明白他的需要…
#媽媽好心疼哪😢

但整體來說,這陣子以來,均均似乎已經漸漸習慣轉換照顧者了,白天的時候跟著阿嬤、阿姨以及小表哥們一起玩,晚上則是爸爸陪玩,入睡也不需要爸爸安撫許久才睡著,也常常都是阿嬤拍拍屁股搖一搖,三分鐘就睡著了,跟我視訊的過程也比較不會像前一週那樣總想掛掉,分離焦慮似乎比之前好一些。

這個禮拜的我也已經不像一開始那麼容易想到孩子就默默流淚,也開始慢慢恢復運動習慣,重新適應一個人的生活,也開始找回生活品質與樂趣
#應該算是母子都越來越適應了吧
#感謝其他家人的照顧尤其是均嬤❤️

————
#關於分離焦慮的適應

通常孩子六個月之後就會開始慢慢長出識人的能力,一歲多到兩歲應該算是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期

降低孩子分離焦慮的方式,其實很多專家學者都曾經提出,而我跟家人曾經做過的有:

1. 躲貓貓遊戲(均均超愛玩的)到慢慢延長媽媽離開時間

2. 提前預告:「媽媽要開始工作,沒辦法每天一起玩一起睡覺」「之後要自己跟爸爸阿公阿嬤阿姨一起在家哦」⋯等等

3. 給予陪伴:在工作回家之後,讓孩子知道不是媽媽是會回來的,而且是在乎他、愛他的

4. 給予安撫物或可替代陪伴的代表物

5. 準備相關繪本:之前的分享在這裡
👉
《寶寶好物》三本適合1~3歲孩子的童書/繪本介紹與超便宜繪本/童書賣場—巫里小姐Wolly's|媽媽一直在你身邊|尿尿太郎|Earth地球叔叔教我的事

6. 周圍的穩定支持:還好有家人給予穩定而溫暖的照顧,均均自己在家也不會太孤單

7. 重新練習與適應新作息:讓孩子知道媽媽不在,所以吃飯睡覺改由其他人陪伴

#均均1y9m
#放一張今天均的照片
#對面的女孩看過來~看過來~看過來

69753877_405066820146804_1459538953580314624_o.jpg

本文同步分享於粉專,歡迎來找我們一起分享育兒大小事吧!

arrow
arrow

    蔓媽咪與小跟班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